原本只是孤獨的島嶼發文問起「地瓜 蕃薯 怎麼吃」?讓聞香而來的網友迴響熱烈;沒想到結果最後竟演變成為蕃薯與地瓜的「正名」外加起源探究。
經過連日討論,妙子在解開番薯地瓜身世之謎(一)文中,已做出大略的整理;但原住民 Lina Pascale 了解我的地瓜發文認為,若能找出蕃薯在各地(例如南島辭彙)的名稱,或許可以更了解蕃薯到底是怎麼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的。
這讓我也不禁手癢想起鬨。
(美眉的照片是取自東森新聞報這則金山甘藷節的報導)
關於蕃薯的來源,市面上其實已有討論蕃薯的書:台灣番薯文化誌 (The Trace of Taiwan Sweet Potato)。作者蔡承豪、楊韻平以本書獲得「2005 年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著作人獎」。書中指出,民間對於番薯傳入台灣的時間與方式,流傳著各種說法。
但番薯究竟是由中國福建漁民傳入台灣,還是透過南島原住民交流傳入?
據說,中國商人陳第在1603年寫下「東番記」,是最早提到台灣番薯的觀察記錄;但這無法證明台灣蕃薯來源是中國或南島。反倒日本琉球去(2005)年九月舉辦過的「甘藷傳入日本400年祭」,紀念野國總管在1605年將蕃薯從中國福建傳入琉球,再經種子島、薩摩半島 (鹿兒島) 傳遍日本各地,顯示出日本甘藷與中國的關係。
何況,中日台記載蕃薯出現的時間,其實非常非常接近,因為呂宋島華僑陳振龍偷運「朱薯」賑濟福建旱災,將蕃薯輸入中國生根,也不過是中國明萬曆廿一 (1593) 年的事。以當時台灣原住民與南島的海上活動,以及蕃薯很早就現蹤東部、成為原住民重要糧食之一的情況來看,蕃薯登陸台灣的時間或許不晚於中國?
再來看蕃薯的名稱。學名 Ipomoea batatas 的蕃薯,本來是中南美洲的作物,當地人稱為 batatas,但它到底在台灣話裡是叫地瓜還是番薯呢?有人說「地瓜,俗稱蕃薯」,有人說「蕃薯,俗稱甘薯、地瓜」,到底哪一種才對?
我請教了長輩、查了遠流版的台灣話大詞典、台/華線頂辭典、客委會的客家語音辭典,得到的答案都是——蕃薯。看來台灣人稱此物為「蕃薯」應該是沒錯了。至於農委會資料和維基百科、大英百科中文版和農委會使用的中文學名都是「甘薯」,所以中文裡「甘薯,俗稱蕃薯」,也是正確的說法。
不過我發現甘薯與甘藷混用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央研究院植物所的文件如此,網路的文章如此,就連農委會、縣市政府、農會的相關網頁上,也充斥兩者並存的情況,所以又順手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確定兩個字是相通的,沒問題!
【藷】艸-15-19,通薯。
令人好奇的是,既然當時南洋的「朱薯」傳入中國福建,是稱為「金薯」或「蕃薯」,到了北京叫它「白薯」,日本稱它叫「甘藷」或「唐薯」(一稱「唐芋」),明明都保留個「薯」字。那「地瓜」的說法到底是怎麼流傳開的呀?
找了半天只翻到一則美濃傳說,提及「地瓜」名稱的由來,姑且看看吧!我個人認為並不可信就是了:
美濃唯一的進士黃金團(黃驤雲)帶著母親製作了竹頭角特產的糖蕃薯上京赴考,沒想到意外被皇帝嚐到,驚為人間美味。因為蕃薯是窮人吃的食物,黃金團怕說了被皇帝取笑,所以謊稱地瓜。
暫時就寫到這裡,請不吝指正。
(這就是甘藷的花,跟牽牛花有像否?)
蕃薯後面是肉員嗎?
回覆刪除好像是麵龜...
回覆刪除情緒話太強了!
回覆刪除把han-chî的來龍去脈查得這麼清楚。
(好想貼鼓掌的icon喲!可惜這裡不支援圖片。)
你文中所提到的書,在網路上可以查得到嗎?還是要親自跑遍各大圖書館或書局才找得到?
網路上可以查的東西太多了啦,只是要看怎麼搜尋。不過我還是跑去買了一本「台灣番薯文化誌」,裡面圖片很多,不錯!
回覆刪除給 Lina Pascale,
回覆刪除我還是很想從原住民的資料去找的說。
台灣番薯文化誌的觀點認為,原住民的主食記錄是小米和芋,蕃薯的時間很晚,這點我認同。
但出現在南部、野生形態生長的蕃薯,是中國福建傳傳來的嗎?是西方人航行台海遭遇海難時,被沖上岸?還是原住民跟南島居民交易取得?好像還要再找找資料。 :P
哇~連番薯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回覆刪除啊啊~~還有啊~因為在當兵一直沒空
剛剛將你的網站加入我的連結嚕
當時寫書的時候是推論說
回覆刪除台灣番薯的來源可能不只一個
有可能是西方船隻船難時將番薯也帶上岸來
所以1603年時陳第才能看到番薯
也有可能是福建漁民打魚時在岸上搭建魚寮休息時,順便種植番薯當作糧食
在北部,由於番薯是西班牙人帶來亞洲的
那也很可能就是西班牙人統治北台灣時留下的
在當時的紀錄中確實有很明確的提到
西班牙的士兵在城堡裡面"烤番薯"
總之,這還是個謎阿
(真希望可以像金田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