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3

旅映象〉釧路市半日閒步

在日本搭火車旅遊有個趣味,就是在特定路線、特定景點,駕駛員會突然扮演起導遊角色,進行即時的講解;網釧線也不例外。進入釧路濕原的時候,突然聽到駕駛對著車內廣播,還刻意把速度放慢,一下子全車旅客都擠向窗邊,手機相機攝影機紛紛出招。

wikipedia
原來是看到丹頂鶴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丹頂鶴,但距離太遠。原本這天是打算衝去看丹頂鶴的,但搭了近4小時網釧線火車且晚上又得搭11個小時的夜行寢車趕往函館,抵達釧路時我有些提不起勁再趕轉公車往鶴見台。因為實在不想整天都在趕車,於是臨時決定逛逛釧路市區。

從車站往前走,隨意穿梭街巷之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幣舞橋。幣舞橋 (ぬさまいばし) 名氣不小,橫跨釧路川上,橋邊的釧路港是北海道重要漁港之一。幣舞橋除了四周各有一尊以「釧路四季」為題的雕像,橋邊還有一座稱為 EGG 的溫室公園,是刻意為北國人民設計的,終年賞綠的好去處。
tripadvisor.com
除了 EGG,另外還有一個建築是 MOO,兩者都是釧路漁人碼頭市場的一部份。但是當我一踏進這個賣場,或許沒什麼客人的緣故,頓時感受到一股全商場目光的投射,這種被注視的壓力,讓我忍不住很快就逃了出去。順便一提,JR 釧路站旁有個和商市場,一般認為價格比 MOO 低些,不過反正我不懂這些水產魚貨,沒能多做比較。

老實說,雖然貴為道東第一大城的釧路,荒涼神色難掩。大白天街上一片冷清,有些店面關門沒營業,有些貼著閉店拍賣的廣告。但我喜歡這樣的,不煩雜的恬靜都市。說來好笑,這種恬靜情況本來是受到日本生育率降低和年輕人到大都市工作所造成,城市衰退和高齡化的現象,但我卻喜歡上這樣的地方,可見我骨子裡根本是個老頭子吧,哈。

逛完釧路港區不得已還是搭了段公車以節省時間,對於只在釧路消磨半日的我來說,釧路市立博物館提供了知性之旅的另類選擇。
圖片來源:釧路市ホームページへ
這座規模不大的博物館,除了能看到活生生的綠球藻まりも和丹頂鶴 Grus japonensis 的標本展示外、還有日本長毛象的標本和北海道歷史的介紹,而長毛象也是日本這次2005愛知博覽會內容之一。由於釧路是日本最大的溼原地,這個博物館也規劃有非常豐富的溼原主題。此外,在博物館頂樓遠眺可以看到太平洋,館後則有一座名為春採湖的「汽水湖」。

圖片出處:道東散策日記

所謂的汽水湖是日文,當然不是指那種會冒泡泡的蘇澳冷泉,而是指海水與淡水的混合型湖泊,或者稱之為半鹹水湖。日本著名的汽水湖很多,像是若峽灣的三方五湖浜名湖、以及同在北海道,距離釧路僅一小時車程的厚岸湖等都是。台灣類似湖泊極少,除了近年開放的龜山島上有一座湖底與海水相通的「龜尾湖」外,名氣最大的,可能就數現在台北盆地的前身了吧?

春採湖除了水鳥棲息成為知名賞鳥景點之外,據說也是日本金魚ヒブナ的唯一自然保育區。由於春採湖附近還有日本原住民愛努人(アイヌ,Ainu,舊稱阿伊努人)的居住遺跡,這裡自然也成了各國旅行團到釧路的參觀景點之一。

提到愛努人,我有個感想不能不說。台灣觀光客前往北海道,總不免俗地去參觀原住民部落、愛努民族博物館,看著這些與自己不同的人種、文化,增添旅程的新奇回憶。然而愛努族人爭取權益的漫漫過程,卻完全不是ㄧ樁令人愉悅的故事。還好日本政府的原住民政策雖然消極,但推動母語教育的結果,總算也還是讓一度只剩八名耆老使用的愛努語,得以傳承。

台灣的原住民政策,表面上看是愛努人欣羨的成績;但我還是衷心希望,這個成績也能落實下去,讓台灣族群文化都能獲得保存發揚、進而百花齊放。

冬天的北海道暮色早襲,我回到市區時已經天黑了。入夜的幣舞橋點亮了燈光,霧色將她襯得更美,叫人不禁看得入神。我這時才猛地想起,釧路的霧是有名的:據說日本人愛拿釧路跟倫敦相提並論,幣舞霧影更是出了名的浪漫街景。

在空蕩的街上覓食,寒意不時提醒自己該大吃一頓補充熱量。雖然很少在日本吃大餐,但北海道海鮮實在有名,若不是怕趕不及夜車,大概會衝動的跑去根室(參閱釧路觀光情報)!當我最後選定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居酒屋,從小小的門走進去,才發現裡面早已坐滿了全是日本人,對照外面的冷清街頭,真是強烈對比。由於難忘前兩天在旭川市場看到手掌般的大扇貝,我搶先點了一枚;果然端上桌時還切好了四等分,啊!真肥美!真好吃!

果然在北國冬天吃上一頓燒烤,才是最適合不過的大大滿足啊!
wikipedia
  • 想看看北海道各地的即時影像?請看這個網頁。有非常多的景點。
  • 對於釧路濕原保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日本環境省製作的濕原再生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轉載圖文內容請註明出處。